無縫鋼管市場短短3年的時間就轉了180度
曾經的暴利行業致使每個人都羨慕期盼可以分一本羹,無縫鋼管市場短短5年的時間就轉了180度,走到了虧損邊緣。這難道全賴宏觀經濟不好?環境不好?上游是:國有巨量鐵礦石需求卻并未帶來“量大從優”的買方優勢,相反國外三大礦山巨頭卻賺得缽滿盆盈;下游是:過去行業總體技術含量更低的長材品種卻比板材品種盈利更強。內部是:“目標”是減,“事實”卻還是增。可想而知,目前已經不是“皮外傷”那么簡單了。 然而,事實證明,結果卻是“種瓜得豆”,適得其反。一般來說,技術含量更高、門檻更高的產品理應比門檻低的產品獲得更高利潤。就2010年中國鋼鐵行業各不同品類盈利能力來看,以長材為代表的線材、螺紋鋼的盈利能力在80%的時間段里比冷熱軋、無縫鋼管等板材品種要多一倍的利潤。 在外圍形勢的嚴峻,亦加劇了微利時代鋼貿企業經營的困難。多重壓迫下,鋼貿企業微利甚至虧損者比比皆是,部分業界人士對鋼貿行業的信心跌至冰點,無縫鋼管行業軍心動搖加劇。“鋼貿行業不好做,很多人都在考慮干別的,雖然真正邁出這一步的人還很少。”河北寶佳鋼鐵貿易有限公司董先生表示。“照此形勢下去,我們都快下崗了,目前型材市場依然倒掛,行情不好,有不少已經開始做別的行業了,但別的行業也都不好做。”劉先生不禁大倒苦水。 無縫鋼管業內專家表示,面對微利困境,國內鋼鐵業的針對舉措似乎還只是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,能不能找到一劑標本并治的良藥,選擇一條合適的路徑,真正地突圍出去,仍然在考驗著中國無縫鋼管行業的應變與救贖能力